肖华
6月8日夜,太和县街头发生多起斗殴事件。据太和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称,当日夜里,在太和县天蓬街与健康路交叉口处附近、棉麻公司附近等数个地点发生年轻人群殴事件。知情者称,这些斗殴者中有部分可能都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他们喝了很多酒,”“至少造成1人死亡。”(6月11日新华网)
高考后为什么发生这么多起斗殴事件?还不是高考后遗症惹的祸。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读书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对中学来说,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就是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学校对学生教育到了高考后就结束了。
正因为高考在学生、家长和学校心中有着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在高考前,谁也不敢忽视高考,谁都把重点放在迎接高考上,甚至许多人为了高考可以牺牲一切。媒体报道,一家长为了将在安康就读的儿子及时送回湖南原籍参加高考,竟花了7.2万元包机。可是高考后,这一切的压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学校也不管他们了,许多家长也对孩子很“宽容”,认为他们辛苦了这么久,该休息放松了。
于是,高考后有狂上网几天不吃不喝累晕的,有去蹦迪喝酒跳舞“跳”晕的,有骑自行车到市郊游玩“疯”晕的,更有甚者,有的还险些玩出了人命。据报道,成都七中考点考完综合科目的18岁考生小李一出考场,便去打篮球放松,却诱发了颅内出血。像这样的类似例子还有很多。
一项调查显示,高考后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小时,有20%以上的考生考后不沾书本。压力顿时下降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出事故。这是生活常识,可用在考生身上,也是如此。高考前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高考上,考试结束后,精力就会从高考上移开,用在其他方面来发泄以前对高考的压抑。如果精力用得不当,就会容易惹发事端。
就拿上面斗殴事件来说,以前由于高考,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其他方面的事情,可是高考结束后,高考压力没有了,而精力和压抑又无处可去,斗殴就会乘虚而入。恐怕正因为如此,太和县街头在高考后才会发生多起斗殴事件。其实这样的事情绝不是太和县独有的现象。
因此,要想预防高考后遗症的发生,除了需要考生自己在高考后自我控制之外,我们的学校和家长还要打破错误认识。不能对考生高考后放手不管,认为他们高考前,很辛苦,现在可以让他们撒手玩玩了。其实,处于长时间的压抑之后,一旦压力顿时消失,这个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更需要家长和学校引导。
当然这只是治标之策,从长远来看,高考后遗症还是高考病引起的,要想根本上杜绝,还需要改革高考。如果我们平时就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高考,高考也不会以一个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存在,考生在高考前也没有多大压力,这样一来,高考前和高考后,对高考学生而言,无论是心理,还是在精力花费方面,也没有多大区别。他们就不会有太多的压抑需要发泄,高考后遗症也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