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荣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端正“话风”》(见《人民日报》6月15日4版),颇受启迪。然细思之余,又觉得端正“话风”这一话题似还需延伸:在倡导领导干部“讲真话、讲短话、讲自己的话”的同时,还应该增加一句:要讲有用的话。
领导干部讲真话非常重要,但所谓真话并非简单地阐述现状,而应通过对事物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现状存在利弊所进行的辩证分析,丛中引申出求是之“是”;讲短话也很必要,洋洋万言,宽泛无边,必然人人厌烦;至于领导干部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并善于宣讲自己的主张,则更应该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能力。不过,无论讲“真话”或“短话”(也包括讲谁的话),都贵在“有用”。讲话,是领导干部的一种执政行为,目的是通过对文字进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使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就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动员或总结。讲话,贵在能给人以启迪、对推动工作有实际意义。如果讲话中并未讲假话,且篇幅不长,但却是一通什么作用也不起的废话,同样没有意义。
习惯讲“无用的话”,是官僚主义的表现。现实中有人讲话很有“水平”,或引用文件,或套用报刊,很有条理,也讲的不长;但听讲话者往往似入云山雾海,观虚幻蜃楼,从中找不出几句对指导基层和推进工作实用的话,结果还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种真话、短话和“自己的话”,看似不错,实际和“懒惰、平庸与不负责任”画等号,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背道而驰,必然延误事业,贻误工作,务必切实纠正。
讲有用的话,表面看与工作作风有关,实质反映了思想方法是否端正。实际上,一些同志也并不是只会讲“无用的话”,这种表现往往只是相对于下级和群众而言。如果是向上级汇报,或是审阅对自己的考察鉴定材料,你看他还讲不讲虚文冗言?所以,转变“话风”,首先要转变思想作风。只要坚持求真务实,工作不敷衍,做事讲认真,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就一定会形成实在的作风。而有了这种作风,讲话必然求实,敢于创新,勇于负责,不再去讲“无用的话”了。
讲有用的话,需要从转变作风做起。领导干部讲话,既牵涉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更重要的还缘于其理论根底和是否对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一个好的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努力使自己形成较高的思想文化修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吃透“上头”,了解“下头”,听计于群,求教于民,掌握实情,不满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计于群众,求教于百姓;要求实求真,力戒漂浮,不推诿、不糊弄,力戒不负责任和官僚主义。
讲有用的话,贵在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讲话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善于发表短而实,短而精,短而有用的话,使讲话饱含理性、充满激情、言之有物、实用性强,是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是其个人魅力和领导凝聚力的体现。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呼唤着办事的快捷;市场经济的成本意识,更强调办事的效率;快捷高效的现实,呼唤简约精干的领导作风,也要求领导干部要讲短而有用的话。这也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真正实现“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的需要。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自律、自励、自约、自勉,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目标出发,精心地准备讲话,热情地发表讲话。这样做了,讲话必然实际有用,而讲短讲实也同样会比较容易。
另外,要讲出有用的话,还有一条良策,就是克服懒惰和依赖的恶习,自己动手准备讲话提纲,积极培养个人形成与职务和权力相适应的讲话能力。否则,倘若自己真地连几句有用的话都讲不出来,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