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离柯
自京珠北、京珠南、街北、清连四条高速公路两个多月前试行计重收费以来,司机质疑“称重不准”之声就没断过:同一辆车,经过相隔几公里的收费站,称重却相差几吨;在同一个收费站,几次复秤,次次吨数不一样,收费差额甚至高达几百元。(2010年1月18日《羊城晚报》)
自开征燃油税、不少省份实行收费公路“统贷统还”制度以来,各地交警、路政部门“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的公路“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一些部门的能量总是异常惊人,总会想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费名目。如去年初,交通新政规定,取消二级公路收费,政策一传开,就有不少地方突击将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从而实现继续收费的“伟大理想”。我国高速公路收费原本就遭到人们的严重质疑,据资料表明,全世界收费公路16万公里,其中就有11万公里在中国。交通部门规定40公里设一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虽然这已经有了巨大的收益,但还是远远喂不足一些部门的胃口,各种收费手段层出不穷,变幻莫测。地磅失准无疑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的。
明明是“公路”、“国道”,却成了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取款机,收费公路在一些机构那里,正越来越成为垄断和暴利的工具。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最难以根除的一个痼疾就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部门利益成为诸多关键性改革难以推行的最大阻力。比如教育改革几十年落后于经济改革;比如医疗改革方案最终迟迟出不来……显然,如果部门利益仍然各行其是地凌驾于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之上,出台再多的政策法规,不是部门利益争夺,就是纸上谈兵。
计重收费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实行,目前地磅失准的报道还不是很多,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太多人想到这一“妙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有效的将这种不道德的苗头掐断,完全可以预见全国其他地方肯定会跟风效仿,全国所有的地磅“集体失准”,那将又是一场巨大灾难。如何降低交通运行成本,为车主和司机减负,为汽车松绑,还市场经济以公正,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课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还谈何拉动公共消费内需和个人民间消费内需?谈何促进和保持全国经济良性增长?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0791-6849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