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晓莉
西南干旱情况日益加剧,而与农村灾区相比,作为城市的昆明主城区似乎与干旱无关。尽管昆明停止了城市景观用水,但并未采取其他相关限水措施。昆明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但城区水资源调配布局慎密,供昆明主城区的共有6个水库以及6个水厂,各司其职,严格按计划向昆明主城区供水,这使得今年旱期昆明主城区并未受到影响。(据3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
西南干旱已经对农业农村造成造成严重影响,而一家老小挑、找水喝的悲情场面更是屡见报端,更有找水烈士诞生现世,而作为旱区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却并没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有报道称在大旱背景下,昆明部分企业节水意识仍淡薄,城市用水“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对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在社会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也以相当的速度拉开差距,当这种差距体现在供水上的时候,却着实让人震惊。作为水力资源丰富的西南,一些地方在GDP的崇拜下,兴建大量大型水库,满足城市用水和发电需求,并很快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当干旱发生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当地农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灌溉水库严重不足或常年失修,农民守着这些大型水库,却喝不到一口水。《水法》规定:在旱灾来临的时候,先保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饮水,再保工业,最后农业。如果旱灾不发生,也许谁也不会觉得这句话刺眼。雪中送碳永远没有锦上添花来的重要。
自古以来农民就靠两样东西吃饭,一是政策,二是天。自国家免去农业税以来,在农民的感恩戴德下,三农问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也许政策有了,剩下的就是靠天吃饭了,可惜老天不给面子,干旱长达半年之久。
农业是我们国家的基础,农村水利基础的基础,国家应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不应该忽视对三农的关注,不要等待天灾发生,粮食绝收,农民挖地三尺找水的悲情场面出现时,我们才来说这些后话。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