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下了一场百年一遇的雪,尽管稀稀拉拉的雪花沾地即化,还是让对什么都见怪不怪的市民瞪大了眼睛,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昨日早晨,家里的玻璃窗意外地被雪籽打得噼啪作响,三岁的女儿惊喜地指着窗沿的残雪说:“爸爸,把它放在我手里化了好吗?”可见,爱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在东经115.9度、北纬28.7度的南昌,天空中飘落雪花的日子已经少得可怜,又浓又密的鹅毛大雪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在笔者印象中,最后一场透雪发生在27年前的除夕夜,一家人看完电影,顶着稠密的雪点,踩着过膝的积雪,一路放歌。还有一次,1990年冬天,笔者在大学读书,下午雪花铺天盖地,谁知到了午夜戛然而止,一觉醒来大为失望,但仍兴致勃勃地与同学们一起冲到操场上打雪仗。
在江西这块土地上,缺雪也是一种气象灾难。对盼望瑞雪兆丰年的农民朋友来说,起码意味着病虫害将来势汹汹。气象学家说,病源在于地球受到温室效应病毒的侵蚀,打起了摆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兄妹俩频繁光顾,全球气象异常,自然灾害频发。以2007年为例,西半球在加拿大和美国逗留数月之久的强暴风雪刚刚结束,东半球的欧洲南部地区又开始经受高温热浪的煎熬;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持续多年的干旱变本加厉,北半球的越南诸国又遭遇“利奇马”台风引发了特大洪涝……国内气象灾害也此起彼伏,在江西,春夏洪涝滔天、夏秋河床龟裂正频繁发生。更为可怕的是,气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平均气温10.6℃,比常年同期偏高1.3℃,幅度创57年最高值。受气温持续上升影响,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正加速退缩,预计到2050年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这意味着抚育华夏文明的黄河、长江的源头水量将大幅缩减。
女儿最喜欢听小雪人的故事,她知道太阳出来的时候,应该把小雪人藏在冰箱里。她哪里知道,冰箱正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祸首之一。泄漏的氟利昂正以一撞十、十撞百的速度分解地球的保护罩——臭氧层,使得大量有害的太阳辐射径直射到地球表面,不仅促使地球变暖,还增加了人们罹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几率。
其实,环顾四周,房屋、汽车、电脑、手机、垃圾桶,甚至身上的服装,几乎所有消耗能源的产品,都是温室效应的制造者。大工业化和现代技术的产生,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在资本的逐利性诱使下,人类的消费欲望急剧膨胀,达到了近乎贪婪地步。这种以损害地球健康为代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难以为继。自然科学家已经证明,世界各国创造的GDP不及地球带给人类好处的十分之一。社会学家进一步指出,必须更新以最大化占有为目的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否则无异于人类集体自杀。
真的怀念下雪的日子。真的希望昨日的雪下得更猛些。(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