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关键词:人退,野猪进 |
“这些该杀的,又来祸害了。”钟兆武骂的是山林里繁盛的野猪,它们赶在黎明前,从山林下到田地,糟蹋了钟兆武刚种下的土豆和大蒜苗。
钟兆武知道,和野猪家族相比,人要在这里生存,越来越不占有优势。
南坑村所在的合水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靠木材销售成为安义县最富裕的村子。但随着山上的树越砍越少,国家开始封山育林,“靠山吃山”的合水村财路断了。
人均不到两分的耕地,无法养活南坑村一家家张着嘴吃饭的人,村民开始外出打工谋生。全文>>
|
|
·年轻人都外出了老弱病残留守 红白喜事都办不热闹 |
合水村村委会所在地相对热闹一些。这里不仅村庄大,而且多数家庭都建有楼房,尽管少有人居住,还是有村民在扩建新房。
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合水村位于安义、永修与靖安三县交界处,因周边都是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林木基地,到处车来人往,好不兴旺。但在务工经商潮的冲击下,当地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如今,这个近千人的村庄,平时仅有60来名老弱病残人员留守。即使过年,这里也仅有300来人,多数村民只是把房子建在这里,一年到头也难回一次家。昔日热热闹闹的村庄,变成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村民减少,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资源也日益衰弱;公共服务跟不上,又造成更多村民外出,如此循环。村民说,因生源少,小学就办不起来,没了学校,小孩便在村里呆不下去了;村里卫生所也一天不如一天,老人看病也不方便;因村里没壮劳动力,如今,村里连红白喜事都办不热闹。全文>> |
|
·骑车到2公里外接听手机 |
没有他人的村落,常常寂静得让钟兆武发慌。
每到这时,他会打开陪伴三年的收音机,调到有杂音的电台让里面的人大声说话。或者,吃过晚饭打开电视,让“声音”回到他的世界。
每十天半个月,他还有一个期待,就是等待在外工作的两个儿子打电话回家。
这天,小儿子钟印水从甘肃打回电话。
因山里手机信号不好,钟兆武骑车到2公里外去接听。儿子担心浪费父亲话费,重新拨了过来。全文>> |
|
·几代人相传的岳家拳和社戏、舞狮一样失传了 |
南坑村在早年曾盛行习武,练习岳家拳法。村里的每一个男丁都会耍上几招。农闲时节,村里10多个从7岁到20岁不等的孩子,会在晒谷场上聚集,跟着大人一招一式练习拳术。
岳家拳也跟随钟氏家族流传了好几代,很长一段时间,因有武功在身,钟氏家族很少被人欺负,甚至在集体分田和分山林时,钟家人都有相当的话语权。
但经历了几代钟家人的岳家拳,最后和村里每年热闹的社戏、舞狮一样,被风吹走,只留在记忆中。
“孩子都不学了,忙着挣钱去了。”说到失传的武术,钟兆武有些伤感。
住在县城的哥哥钟兆文年轻时也会一身拳脚,但几十年没有活动筋骨的习惯了。“那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在钟兆文眼中,岳家拳失传是一种必然,因为再没有年轻人对它有兴趣。全文>>> |
|
|
许多人家里生活用具都全 但却走了 |
|
钟兆武在家门口晒棉花 |
|
中午时钟兆武自己在家吃饭 |
|
女儿每天都在门口等着钟兆武回家 |
|
钟兆武将收获的生姜储存到地窖里 |
|
|
|
空心村不仅仅是南坑村的独有现象。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在安义,还是在我省诸多地方,年轻人不断外出打工,在农村“空心村”也已见怪不怪了。
仅在安义,25万人口的小县城,就有近10万人外出务工经商。在安义许多乡镇,村庄整得漂漂亮亮,村民的小楼房也修建得非常美,只是大半居民家关门闭户,一年中只有过年几天才有人住。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江西全省的村民委员会数量,从2002年的20183个下降到2010年的17246个,减少了2937个。实际上,像南坑村一样,不少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中。 |
|
 |
|
壮劳力都外出了,空心村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不少空心村,一些不法之徒,瞅准空心村仅剩老人小孩,疯狂盗窃,有恃无恐,空心村治安问题期待关注;多数坚守空心村的留守老人,本来就体弱多病,少人照顾,这些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生活期待更多关注;一些曾经人丁兴旺的古老村庄,随着年轻人外出,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逐渐消失,一些地方已很多年不再舞龙狮、玩龙灯、唱社戏了,农村传统文化期待关注;越来越多空心村出现,还衍生出了土地荒芜、村舍闲置等问题,空心村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也期待关注。
|
|
|
“空心村”涌现,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指出,经综合测算与分析表明,在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下,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增地潜力可达约1.14亿亩。
那么这也意味着,测算出来的全国整治“空心村”的潜力面积,能够达到将近5个北京城的面积。
该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完成,首次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对山东等地4.6万宗宅基地、6500余农户调查,历时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大量“空心村”产生。
报告负责人刘彦随介绍,特别是近10多年来,城乡关系的巨大变化,我国农村空心化正处于快速上升发展期,外扩内空、人走屋空有加速趋势,还出现了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新房无人住的现象。
报告称,目前我国约有2.3亿农民工。2009年,全国6.22亿城镇人口中,约有1.67亿为农民工。按中国农村高峰人口8.6亿人(1995年),到2020年按城镇化率60%计,届时农村人口将累计减少2.8亿至3亿人。
经综合测算与评估表明,若按照分批推进城镇化情景,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村人口转移机制、宅基地退出与盘活机制,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可达757.89万公顷,约合1.14亿亩。全文>>
|
|
|
|
在距宜春市区80余公里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一位年已72岁的老农王久寿的家门前,摆着五口临时制作的简易棺木,里面静静地躺着他五个年幼的孙子和孙女。“我真没想到,五个孙子孙女一走就没了……!”王久寿老人和他的老伴坐在棺木前痛不欲生。昨日还是活蹦乱跳的五个孩子,瞬间就殒命于村后的一口水塘。这是6日下午,发生在宜春市袁州区天台镇塘溪村璜溪组的一件震惊四方的悲惨事。
7日13时左右,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偏僻山区小村的一户农家,房屋的主人是一位现年72岁的老人王久寿,他搀扶着患病的老伴李细秀(71岁)扑在摆在家门前的五口用木板钉制的简易棺木前,痛不欲生地一一抚摸着。。“宝兰、宝婷、心满、意族、玉波,我的亲孙女、乖孙子,你们走得太惨了,爷爷奶奶对不起你们呀!……”听着两位老人撕心裂肺般的呼喊 |
|
|
|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他们是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乡村教育到底怎么了?他们也是为了一个答案,寻找乡村教育的希望。现在,学校没了,孩子走了,村子也变得没有希望了。更令人痛心的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中华文化的根失去了滋养。年轻人的离去掏空了孩子的内心,而孩子的离去又掏空了乡村的灵魂。
有人说:一个村庄没有了学校,村庄的公共空间就没有了,一个村庄的文化也就没了。就像一位乡村老人说的那样:“村庄没有了学校,就像人没有了孩子。”离开了文化沃土的教育,就像小树没有了根,“没有了根,缺少了营养怎么发展?”康健说。 |
|
|
|
 |
|
如果说最初农村的人们对离家“淘金”尚处于观望的状态,那么到了80年代中期,这种观望迅即演变成了一股潮流,裹挟着以千万计的农民向城市涌去,而这股奔流的人潮背后,农村也以孤独的剪影停驻在了时代的角落,中国乡土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家庭生活、伦理持续、秩序保留,都在渐渐被日益疏落的人口现状所吞噬。如何遏制农村空心化的势头,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人性化问题,毕竟,曾经其乐融融的中国农村不能就此沦为永恒孤独的宿命。
|
|
|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
|
|
|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论述,让当过镇长、镇党委书记的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文胜振奋不已。在他看来,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而报告中提出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要求,无疑将为中国农民带来更多福祉。 全文>> |
|
|
资本下乡要有利于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农民利益的衔接关系,绝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资本下乡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必须在总体控制范围之内,不能无限制、无节制蔓延。如何促进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城市工商资本大量涌入农村,为破解传统农村发展困境提供了契机。 全文>> |
|
|
把山区的村民整体迁移到郊区强镇,把其原来的土地或退耕还林,或进行旅游开发…… 淄博市政府研究室金融科科长陈波说:“‘并村迁移’就是解决农村空心化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在农村年轻人大都转移进城了,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儿童,村子几乎成了养老院和托儿所,统筹城乡发展如何避免出现大量劳动力转移后农村出现“空心化”呢? 全文>> |
|
 |
70后、80后年轻人谁也不愿在田间地头劳作,一路飙升的房价、持续增长的大学学费、不断推高的生活成本逼得他们不得不向土地外的世界讨生活,因为土地的产出太慢太有限,不足以养活下一代。今后,90后、00后会彻底走出农村,村民将在隆隆的机声中作别那夕阳小道鸡犬相闻的图景,乡村还能剩下什么?谁应为农村空心化负责?我想应重新唤起人们对土地、农村的热爱与信心,将空空的家园填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