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今年1月1日起,新余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全市288个单位700余辆车涉改,其中128辆公车移交至新余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未被该中心选用的500余辆公车开始陆续驶入安置点进行移交,这些公车将被拍卖。
新余在江西率先试水公车改革,标志着我省公车改革正式“破冰”。此次车改再度引发了网民对公车改革的热议,本期《大江观察》为您详细解读公车改革的点点滴滴。
|
|
|
[强卫来到拍卖现场][公车拍卖圆满结束 2600余万全部上缴国库][288个单位无公车官员适应快] |
[聚焦新余车改:让公车腐败不了让公务更加高效][首场公车拍卖会 1500余人“抢拍”123辆车] |
|
|
新余起在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根据方案,对参加车改的县级(含县级)以下人员分9档,每人每月发放300元至2500元不等的公务交通非现金补贴(不得变现)...[详细] |
|
新余实施公车改革 步行上班等渐流行 公车服务公司接“首单” |
原来接送上下班的公车没有了,新余市公车涉改单位的干部职工会怎么去上班呢?公车涉改单位的干部职工们在积极调整自己心态的同时,也调整了上班方式,如步行、乘公交、自驾等...[详细] |
专家点评:新余在全省率先“吃螃蟹”的做法值得肯定。公车改革不仅可以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节约财政费用,还可以提高政府公务人员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树立良好的形象。节约的资金可以应用于其他地方,缓解部分地方财政紧张,能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同时,公车私用、公款消费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减少或消亡...[详细] |
|
|
|
从去年10月16日起,我省全面停用“赣O”号牌。在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的带头示范下,省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的公务用车“赣O”号牌一律改用民用号牌...[详细] |
|
试水公车改革 江西推行公务自行车 |
15辆统一型号、颜色和编号的“公务自行车”悄然入驻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的机关大院,今后,该机关公务员5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原则上将使用公务自行车。这是江西首个主动试水公务自行车的省直机关...[详细] |
|
|
|
省国土资源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955.2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费用为479.97万元,占比为50.2%,公务用车购置费用为0元...[详细] |
|
该院推行公务用车统一管理,并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严格规范公车使用,车辆资源得到高效合理配置,油料消耗和维修费用均出现明显下降...[详细] |
|
[南昌市本级公车维修实行定点管理和采购][南昌青山湖区罗家镇拍卖10辆村级公车] |
[南昌将探索用GPS监控公车运行][启动“路风”整治:公车闯红灯 单位要挨罚] |
|
|
●第一种是货币化。按职级发放交通补贴,取消公车。 |
2009年5月,杭州在市直机关启动公车改革,规定市厅局级以下干部一律取消公车,改为发放交通补贴。车补标准分为9个档次,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商场、超市消费...[详细] |
|
|
利:职务消费货币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车管理问题,且符合国际通则; |
弊:货币补贴如缺乏统一标准,易于变成“变相福利”。 |
|
|
●第二种是虚拟货币化。取消各部门公车,建立相关公车管理机构统一调用,经费定额包干,额度逐年调整,不入个人腰包。 |
2010年,昆明规定由各区财政局统一制作单位实名制公车专用卡,由区财政按季度将定额包干经费核发到卡上...[详细] |
|
|
利:公务用车集约化管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开支; |
弊:监管成本高,容易出现既领乘车卡又保留专车的“双轨制”现象。 |
|
|
●第三种是严格管理。什么级别配车、配什么车,都按规定来;公车什么时候用、用来干什么都受规章制约。 |
2013年,岳阳市给4000多辆公务用车安装卫星监控系统,给所有公车张贴统一标志,让群众监督...[详细] |
|
|
利:对公车低效浪费和公车私用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
弊:减少公车开支作用有限,监管成本高,难以完全杜绝公车私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