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春过年风俗与别处同中有异。宜春有首儿歌唱道:"二十四打麻糍,二十五爆圆子,二十六买鱼砍肉,二七二八杀鸡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胀得屁呱呱。"这是除夕前一星期的紧张工作。不光是家庭主妇,几乎全家都要动员起来。例如打麻糍(主要是农村)几乎家家不可少。这是一项强体力活,要青壮年参与:把蒸好的糯米放入石臼里,一般三个人用大腿粗的木杵轮翻击打至烂熟为止。再就是泡圆子,城乡都做:把削去皮蒸熟的红薯放入木盆中,再倒入适量糯米粉杵匀,妇女儿童都来搓,得搓得圆滚滚的放入油锅,煎成金黄色捞起,吃起来香甜可口。麻糍白似银圆黄似金,金银都有,色兆大吉。这是农民初一开始走亲戚的主要礼品。
|
|
|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鹰潭人民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和保持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四时八节都有一套独特的习俗体系,含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春节俗称农历正月初一。天刚见亮,各家各户由男主人起来,鸣放鞭炮,意为"开门大吉"。由7—9个儿童组成的"秆龙灯"挨家挨户去跳,喝吉利的彩,各家各户得到儿童的祝福自然高兴,用果子、钱欢送。家庭主妇为孩子穿上新衣,随即打扫庭院,把鞭炮纸屑从外往里扫,堆积在一处,然后烧火做饭、热菜,一家人洗脸的水倒在一个桶内,意为"财水"。菜上桌后,主妇在香几上点上红烛,摆上供品,祭祀祖先。饭后,大人小孩欢天喜地去看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