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将至!南昌计划领证的新人抓紧预约啦!

  • 江西分宜:金婚老人甜蜜过“七夕”

  • 七夕灯光音乐节 增强群众幸福感

  • 新余高新区水西镇七夕集体婚礼圆满结束

八月银河迎来最佳观赏期:“牛郎织女星”遇浪漫流星雨

八月银河迎来最佳观赏期,“牛郎织女”登临夜空为七夕预热。月中起,神秘的深空天体将邂逅英仙座流星雨的“甜蜜连击”,为天宇带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专属浪漫。「详细

-----------------------------------------------------------------
七夕
七夕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 [详细]

网友互动
编辑:陈力 美工:李梅 大江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0-2023 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